<meter id="rariw"><strong id="rariw"></strong></meter>
  • <big id="rariw"></big>

      <small id="rariw"></small>
       

      新聞
      News Center

      行業新聞
       
      從專利視角看乳業大佬背后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02 15:26:48 | 瀏覽次數:

             牛奶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早已走進千家萬戶,成為超市貨架上不可缺少的飲品,但倘若穿越到幾百年前的中世紀,不光我們不喝奶,連歐洲的貴族們也不喝,牛奶都是給貧民、奴隸喝的。


      圖 1 喝牛奶曾經是貧困的象征[1]

               因為牛奶里有病菌,喝了會生病,且牛奶不好保存,很容易變質,一不小心就喝壞肚子,所以貴族不喝,直到以巴氏消毒法為代表的現代消殺工藝的出現。

      一、崢嶸歲月

            由于不易保存,牛奶直至18世紀末仍未實現普及。這種情況隨著1862年巴氏殺菌法的出現發生了重大變化,同時冰箱普及以及長距離交通更加便利,20世紀初期飲用牛奶逐漸成為歐美居民的飲食習慣[2]。1940年左右UHT(超高溫瞬時滅菌)無菌包裝技術問世,60年代后由瑞典利樂公司實現工業化生產,并在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瑞典、澳大利亞、日本、荷蘭等國家進行了專利布局,1974-2000年,西歐國家UHT奶市場份額從16%上升到54%;隨后消殺技術逐漸被整合進乳制品灌裝工藝中,國外在本領域的研究自2004年起逐漸減少。

      圖 2 乳制品消殺技術全球專利申請趨勢圖(本圖來自Xlpat專利情報系統)

      中國乳業品牌建設起步較晚,至90年代國產品牌才逐漸深入人心,1998-2007年,中國乳業迎來了黃金發展的10年,行業規模迅速擴大,形成了今天的國產乳業三巨頭,市場格局基本成型;這10年中,國內的乳制品消殺技術不溫不火,專利年申請量未超過10件;2008年,中國乳制品行業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三聚氰胺事件”,該事件給中國乳業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國民對國產牛奶的信任度一落千丈,轉而購買國外牛奶,這一時期達能、恒天然、雀巢等知名國外企業先后大步進入中國,進口奶粉一度壟斷了中國奶粉市場。2008年是國產乳業最難熬的一年,國產巨頭伊利虧損甚至高達16.87億元;但是,有時危機又是轉機,從該年開始,牛奶質量安全問題得到空前的重視,為了重獲信任,各大奶企紛紛加碼牛奶質量安全控制,乳制品消殺技術相關專利申請在2008年激增至31件,相比2007年增幅高達3倍以上,并在2012年后保持高位增長,我國乳業進入加速洗牌、重整旗鼓的階段。根據農業農村部的消息,我國生鮮乳質量安全目前處于歷史最好水平,抽檢合格率已連續多年保持在99.7%以上[3]。同時,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數據,2018年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乳制品樣品合格率為99.8%,是抽檢合格率最高的一類食品[4]。

      二、業內大佬

      圖 3 乳制品消殺領域重點企業核心專利申請趨勢圖(本圖來自Xlpat專利情報系統)

      注:圖中核心專利的顏色按被引用頻次來劃分,0-2為藍色,3-9為紅色,10-19為綠色,20-39為橙色,大于40為紫色。

               圖中名單大家認識幾位?相信大多數人僅認識4位:雀巢、蒙牛、伊利和光明,這些都是超市貨架的???,其中雀巢是當前全球最大的食品制造商,而蒙牛、伊利和光明則是我國的乳業三巨頭。2019年企業財報顯示,伊利、蒙牛和光明分別以900億、790億和226億位列國內乳制品營收前三甲。而其他大家不熟悉的大佬則普遍是做設備及其耗材的,包括主營換熱器的Alfa Laval阿法拉伐、主營液態食品包裝的Tetra Laval利樂拉伐集團、主營流體設備及飲料加工的Spx Flow斯比克和Apv安培威公司、主營分離器的Gea Westfalia Separator基伊埃韋斯伐里亞分離機有限公司,另外還有生產醫療器械的Carag卡拉格,這些企業都在各自的領域進行了乳制品消殺技術研發,并實施了專利布局。

                 如圖所示,伊利、蒙牛和光明在本領域的研究均比較晚,普遍在2008年前后才開始進行專利申請,并且多數專利被引用率較低,僅有光明在2012年申請(同年公開)了一件被引用頻次很高的核心專利(見圖3星星標注處),涉及超高壓滅菌技術,除了自引用外,蒙牛、三元、東阿阿膠、上海交通大學等也關注了該專利技術,這與光明主打鮮奶市場的定位是相關的,其鮮奶市場份額占有率高達40%[5],鮮奶的消殺要求更加苛刻,因此其在本領域投入了更多的研發資源。

                 2008年之于中國乳業是變革的一年,2000-2002年對于國外也是一個分水嶺,該時期內排名前二的Alfa Laval阿法拉伐、雀巢和Apv安培威公司相繼停止了本領域的專利申請,究竟發生了什么呢?

                 原因無外乎技術格局變動與企業業務轉型,說白了就是發生了一系列買賣行為,比如Alfa Laval阿法拉伐被他的母公司也就是乳制品行業的隱形大佬利樂拉伐集團出售剝離,現在僅經營流體熱交換設備;Apv安培威公司則是被Spx Flow斯比克收購。而雀巢停止本領域的研究工作一方面是因為其核心業務轉移,例如2001年雀巢收購了普瑞納寵物食品,隨后其寵物食品的銷售額逐漸取代乳制品、糖果等傳統產品,成為成長率最高的第一明星產品[6],2020年雀巢還將美國冰淇淋業務出售了,可以預見雀巢未來將進一步縮減奶產品研發投入;另一方面雀巢與利樂本就是一對好基友,利樂是雀巢主要的乳制品灌裝供應商,2005年還因為“ITX雀巢嬰兒牛奶召回事件”合力進行了一次危機公關;可以推測其傳統產品的灌裝生產線設備等技術主要依賴于供應商。

      圖 4 雀巢各品類2018年與2019年銷售額對比

                 入局最晚的是Carag Ag卡拉格,其在母乳(人乳)消殺領域(用于母乳庫建設)布局了一定規模的專利,主要涉及熱巴氏消毒法,未來中國市場可能也會催生相關需求。

             接下來,我們來重點介紹乳制品行業大佬背后的大佬—利樂拉伐集團。

      (一)專利申請趨勢

                 從專利來看,利樂擁有專利5000余件,同時不可忽視的是其母公司利樂拉伐集團也在包裝領域擁有1萬余件的專利儲備,這兩家母子公司近二十年的專利申請如圖所示,總體呈現出緩慢下滑的態勢,近十年在300-700件波動,布局區域遍布美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等牛奶生產、消費大國,值得關注的是利樂在中國的專利布局力度是逐漸加強的,這與中國市場是利樂當前主要的營收增長市場是一致的。


      圖 5 利樂&利樂拉伐近20年專利申請趨勢(本圖來自Xlpat專利情報系統)


      圖 6 利樂&利樂拉伐全球專利布局趨勢(本圖來自Xlpat專利情報系統)

      注:上圖為旭日圖,圖中的內環代表該領域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6個國家/地區,外環的年份代表該國家/地區專利申請量最多的5個年份。

      (二)專利技術布局趨勢

               如圖可知,利樂在包裝材料、可傾倒食品、液體食品等包裝技術方向的專利申請數量最多,這些也是利樂的主盈利點(利樂的商業盈利主要來自液體食品的包裝耗材);而對于奶制品包裝這樣的下位專利申請較少,可以看出利樂較多使用上位應用領域,例如液態食品、可傾倒食品等,飲料包裝技術等也被納入其保護范圍。同時,包裝蓋、屏蔽層、包裝側壁、封閉位置、生產線閥門、熱交換器等是液態食品灌裝工藝中的重點技術分支,利樂在這些方向投入了較多的研發資源。

      圖 7 利樂&利樂拉伐近20年重點領域專利布局時間分布(本圖來自Xlpat專利情報系統)

      注:圖7-圖10中展示的關鍵詞均為Xlpat專利情報系統使用人工智能和自然語義分析技術從專利中提取。

               下圖是針對包裝材料進行的更深一步的重點技術分析,如圖可知,通過Xlpat專利情報系統的聚類分析,我們發現該技術分支的研究重點集中于片材包裝、包裝機械、熱封、熱塑性材料、燙跡線、密封鉗口等,同時這些技術點均在美國、中國、瑞士、日本、歐洲、印度等進行了專利布局。


      圖 8 利樂&利樂拉伐近20年包裝材料領域專利技術申請分布(本圖來自Xlpat專利情報系統)

      圖 9 利樂&利樂拉伐專利重點布局領域與技術問題矩陣圖(本圖來自Xlpat專利情報系統)


      圖 10 利樂&利樂拉伐技術問題年度變化詞云圖(本圖來自Xlpat專利情報系統)

      四、國內新氣象

               利樂靠著有力的商業模式和專利技術壁壘攫取了巨額的壟斷財富,接下來入場分羹的人也越來越多。目前,國內市場份額較大的有利樂及其老對手康美包(SIG)、利樂中國核心團隊出走后組成的紛美以及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新巨豐,這4家是國內紙質無菌包裝市場的前四強,合計占有82.9%的市場份額。其中,利樂仍一家獨大,市場份額約為53.5%,康美包和紛美旗鼓相當,分別為11.5%、11.3%,新巨豐為6.6%[7]。以下是具體介紹:

               1.康美包[8]

               康美包(SIG)成立于1853年,做過火車車廂、步槍和手槍。直到2000年,SIG才將機車車輛和武器制造兩個部門出售,開始專注于包裝行業。2018年,中國市場為康美包貢獻營收2.78億歐元,約合22億元人民幣,是其規模最大的單一市場,緊隨中國之后的是德國和巴西。

               2.紛美[9]

               2003年,曾任利樂中國區首席代表的洪鋼,率領6名前利樂高管創立了紛美包裝,由此開啟了兩家的“恩怨糾葛”。紛美包裝成立后,利樂使用了各種手段擠壓紛美的生存空間,從收購動議,到深度綁定用戶,再到專利壓制等。

               2010年,紛美剛宣布啟動上市程序,利樂馬上以紛美下屬企業涉嫌侵犯利樂EP1164085專利權為由,向德國杜塞爾多夫地方法院提起訴訟(德國是紛美的主要海外市場),并尋求禁令救濟、損害賠償等。紛美不惜重金與利樂周旋,這場海外專利戰持續了8年,2018年終以歐洲專利局確認EP1164085專利無效畫上了句號。

               除了專利戰,紛美還利用反壟斷的“武器”進行還擊。200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反壟斷法草案,松開了跨國壟斷企業扼制競爭的雙手。前文我們說了,利樂由于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被國家工商總局處以6.7億元的巨額罰款,而紛美正是利樂反壟斷案的重要推手。

               3.新巨豐[10]

               2019年,新巨豐的主營業務收入為9.30億元,其中液態奶無菌包裝的占比達到96.84%,其余來自非碳酸軟飲料無菌包裝,占比3.16%,例如王老吉。新巨豐的收入主要來自其前五大客戶,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89.58%。其中,前四大客戶均為乳制品生產企業,僅伊利一家就為其貢獻銷售額6.8億元,比重為73.13%,可以說伊利一手培養了新巨豐。2015年,伊利認購新巨豐20%的股權,如今比例降至4.8%。

      表 1 新巨豐2019年的前5大客戶

      五、前途展望

               在乳制品灌裝這樣一個細分領域卻誕生了利樂這樣的壟斷企業,可謂淺水出蛟龍。時至今日,乳制品消殺技術已經發展的較為成熟,主要應用和整合在無菌灌裝技術中,因此本領域的競爭企業主要來自包裝行業。無論是乳制品還是無菌灌裝,都已成為集中度很高的行業,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市場格局。為了降低經營風險,企業往往會選擇多家供應商,例如利樂、康美包、紛美都是蒙牛的供應商。目前,國產設備的市場競爭力逐漸增強,可預見由壟斷帶來的行業利潤將逐漸下降。另外,奶企作為灌裝設備的使用者,在進行技術升級或生產線改造時免不了與包裝供應商合作,應注意技術成果保護,及時申請專利,合理規劃專利布局,防止研究成果被搶注。

       

      參考文獻:

      [1] 喝牛奶曾經是貧困的象征[J].樂活老年,2017(4):70.

      [2] 立鼎產業研究網.全球及中國乳制品行業發展歷程回顧及趨勢展望分析.[EB/OL].2019-04-01. http://www.leadingir.com/hotspot/view/1461.html.

      [3] 界面新聞.農業農村部:我國生鮮乳三聚氰胺等抽檢合格率保持在100%,國產奶完全可以放心喝[EB/OL].2019-11-1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0061695179620897&wfr=spider&for=pc.

      [4] 乳業在線.中國乳業七十年發展歷程[EB/OL].2019-10-22. https://www.sohu.com/a/348803635_670588.

      [5] 企業觀察網.光明乳業鮮奶市場占有率40%[EB/OL].2019-04-24.

      http://www.cneo.com.cn/article-128587-1.html.

      [6] 食品商務網.2019雀巢年報公布:寵物食品領銜創收,健康醫藥初現成效[EB/OL].2020-03-10.

      https://news.21food.cn/64/2895423.html.

      [7] 彩盒商界.這家要上市的印刷包裝企業與利樂、紛美PK,年入超9億、凈賺1億+!它為什么能做這么大?[EB/OL].2020-10-12.

      https://www.sohu.com/a/424037341_770447.

      [8] 印刷企業家.這家國際包裝巨頭,做過車廂、做過手槍,在中國6年賺了23個多億。它是誰? [EB/OL]. 2019-12-05.

      https://www.sohu.com/a/358631886_650419.

      [9] 新浪山東.歷經“十年之困”,紛美包裝“渡劫”[EB/OL].2020-04-2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4453073890385151&wfr=spider&for=pc.

      [10] 騰訊新聞.這家要上市的印刷包裝企業與利樂、紛美PK,年入超9億、凈賺1個多億。它為什么能做這么大?[EB/OL]. 2020-09-28.

      https://view.inews.qq.com/a/20200928A0C0IM00.

      說明:本文中的圖4與表1分別來自參考文獻6和參考文獻10。


       上一篇:中致學院課程分享 | 《民法典》中的知識產權條款解讀
       下一篇:“迎新春送溫暖、穩崗留工”中致學院App體驗活動圓滿結束
      国产精品夜间无码小视频|欧洲无码主播自拍视频|欧美首页在线首页|亚洲欧美另类国产激情
      <meter id="rariw"><strong id="rariw"></strong></meter>
    1. <big id="rariw"></big>

        <small id="rariw"></small>